注:
①二綱一結:「明德」一綱有四目,即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
正心。「親民」一綱有四目,即修身、齊家、
治國、平天下。一結,即「在止於至善」。
②止:止於至善之止,乃百變不離其宗之謂。至善即指明明
德親民二者。至者盡也,極也。明明德須至不留纖瑕,
親民須至怨親平等,始可云至矣。明明德是約修己而
言,親民是約化民而言,修己化民皆造乎極,極為聖
人,大學之道即在是也。(①②摘自《論語講要》)
③基:根本。
④資:憑藉。(③④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儒家修學,都是憑藉、摹仿先聖的行持。雪公老師舉孔子及孔門學生為例,孔子言必稱堯舜,夢必見周公。他的學生則跟隨老師的腳步學習。
今天我們修學信願持名念佛法門,也要跟著佛、祖師、雪公老師的腳步前進。從這個地方入道。
(二十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