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 佛 課 程
無須事先報名, 敬請聽講大德按時提前入座
《攝大乘論本》卷二 . 引《分別瑜伽論 》頌云
菩薩於定位 觀影唯是心
義相既滅除 審觀唯自想
如是住內心 知所取非有
次能取亦無 後觸無所得
淨土大經科註
前言是黃念祖老居士所寫的,在學習這部經之前,把全經的義趣給我們做一個簡單的介紹,對於我們學習這部經會有非常濃厚的興趣。第四次講述,我們基本的不改變,完全依夏蓮居老居士的會集本,我們早年學習的時候有個科判,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。他的註解是會集一百九十三種資料,提供給我們做參考,讓我們認識淨土、認識極樂世界、認識阿彌陀佛,我們的信心、願心才能真正的發出來,有願心、有信心就決定得生淨土,我們才能歡喜念佛。一切時、一切處佛號不要離開心裡頭,心裡頭時時刻刻都是佛,成就我們往生的品位,我們這一生沒有空過、沒有白來,真正成就了。
~ 摘自 淨空老法師2014宣講內容
《五戒相經》箋要集註
近來授受五戒之風盛行,本是好事,但傳戒時間僅僅數日,且忙於儀軌之演練、齋供之奉獻,剩餘少許時間講演戒法,致使諸戒子,對於所受之戒法,不知持、犯;既犯矣,又不知重、輕,可悔、不可悔,於戒相上產生迷惑。方才上山受戒,下山即便犯戒,卻不知其非。然已受戒而犯戒者,罪加一等。愚頑者,罪上加罪,不知悔改;懦弱者,掉頭而去,不再信佛。如是等輩,誠可憐憫。複有存心懺悔受持淨戒者,恨不得其門而入,彷徨無主。因本寺家風,著重“持戒念佛”,遂紛紛要求老衲,開講《五戒相經箋要》。
蓋此經于藏經中雖有蕅益大師之箋要及弘一大師之補釋,然皆為文言,流通不廣,所以大眾勸請老衲重新宣講,講畢以通俗文字記錄印製成書,流通益世。令已受五戒者,認識戒相之持犯輕重,使無疑惑;而未受五戒者,發心受戒,修諸功德,普利人天。
~ 摘自 廣化律師 序
佛法三千年
印度佛教之起源開展與流變
淨土大經科註
上照下德法師 宣講
( 9 ~ 10 月 暫停 )
週日 13:30~15:00
慈光圖書館 華嚴講堂
《五戒相經》箋要集註
上性下德法師 宣講
每月第一週六 14:00~16:00
慈光圖書館 華嚴講堂
佛法三千年 新課程
黃英喬老師 主講
週五 19:30~21:00
慈光圖書館 華嚴講堂
《教觀綱宗》淺釋
《教觀綱宗》,原名《一代時教權實綱要圖》,因幅長難以閱讀,於是添四教各十乘觀,改作書冊,題名為《教觀綱宗》。一卷。明代智旭(一五九九~一六五五)大師述。
師明代四大高僧之一,淨土宗第九祖。世稱靈峰蕅益大師。吳縣(江蘇)木瀆人,俗姓鍾,名際明,字蕅益,號八不道人。少習儒學,以衛道為職事,曾撰《闢佛論》數十篇。十七歲,因讀蓮池袾宏的《自知錄》及《竹窗隨筆》,始悟己非,燒毀所著《闢佛論》。二十歲,誦《地藏本願經》,發出世之志。二十三歲,發四十八願,自名大朗優婆塞;因聽講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,決意出家,體究大事。二十四歲,從憨山弟子雪嶺剃度,名智旭。二十六歲,受菩薩戒,翌年遍閱律藏。偶罹病將危,乃專意求生淨土。三十歲時,依道友雪航之請,於龍居寺講律,後至金陵,深切體察宗門流弊,自此決意弘律。三十二歲,欲註《梵網經》,作四鬮於佛前,拈得天台宗之鬮,乃詳究天台教理。翌年,入浙江孝豐靈峰寺,其後歷住九華、溫陵、石城、晟谿、新安等地,弘揚台教,註釋經論。
師為人嚴峻精到,厭棄名利,固持戒品,弘揚律藏,生平以閱藏著述為業。綜學法相、禪、律、華嚴、天台、淨土諸宗教義,尤重天台,並主張佛、道、儒三教一致。除佛教諸宗外,亦研究儒家及基督教,著作範圍甚為廣泛。其禪法是承繼延壽、梵琦、真可的文字禪,而會歸於天台教觀。於天台教義亦有獨到的見解,在教判方面,安立貫通前後的五時說,於教理主張性具善惡與色心雙具、理事兩重三千,於觀法則沿用山家派的妄心觀。於律學方面,注重戒律實踐。其禪、教、律學,終皆指歸淨土,主張禪淨合一。
又鑒於當時佛教各宗門戶分歧的流弊,力求諸宗調和,主張禪、教、律三學統一。其思想的總結為三學攝歸一念,以念佛總攝釋迦如來一代時教。清代以後,台家講教多以師之經論經疏為依據,形成「融合禪、教、律而歸入淨土」的靈峰派,延續至今。著作頗多,有《楞嚴經玄義》二卷、《楞嚴經文句》十卷、《阿彌陀經要解》一卷、《金剛經破空論》一卷、《梵網經合註》七卷、《重治毗尼事義集要》十七卷、《相宗八要直解》八卷、《閱藏知津》四十四卷、《周易禪解》十卷、《四書蕅益解》四卷等四十餘部。
本書概說天台教義樞要的化儀、化法四教及十乘觀。據卷首云:「觀非教不正,教非觀不傳。」由是可知,本書是以教觀兼備的天台教學立場,闡釋教觀二門的綱要。
教觀是教相門與觀心門的並稱,為天台宗就教義理論與修行實踐方法而分判的二門。教相門如五時八教,觀心門如觀一念三千、一境三諦之理的實踐法。此二門如車之二輪,鳥之雙翼,相輔相成,不可偏廢。
智旭鑒於《天台四教儀》的修行止觀部門過於簡略,因此作本書補充之。本書與《天台四教儀》是把握天台教義真髓的必讀二書。
引自 《星雲大師全集》
《大乘無量壽經》
大乘無量壽經,全一卷,譯者佚名。此經載於《大正藏》第十九冊,與宋朝法天翻譯的《大乘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》是同本異譯。本經敘述了上方無量功德聚世界中無量智決定王如來,宣稱只要聞其名號,念誦供奉十五句陀羅尼,就能「復得延年。滿足百歲」,死後可以往生「無量福智世界無量壽淨土」。
此經流行於唐代西北地區,有梵、藏、于闐、回鶻、突厥譯本,由於本經主旨宣稱有增壽功效,因此特別受吐蕃人尊奉。是當時舉行佛事時必念誦、抄寫的佛經。敦煌曾發現大量此經藏文寫本。據統計敦煌出土的該經寫本,漢文寫本有889部,藏文寫本有657部。
此經的于闐文譯本是1910年史坦因在敦煌千佛洞發現的,於1912年刊行。1916年,德國學者瓦理瑟(M。 Walleser)對本經的梵藏漢三種版本進行對比研究,並德譯全經,出版刊行。
近代法尊法師曾經將此經從藏文重新譯出,名為《佛說聖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》。
節錄自 Wikipedia® 維基百科
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
黃衡墩老師 主講
週六 09:30~11:45
(每月第二週暫停)
慈光圖書館 閱覽室
《教觀綱宗》淺釋 新課程
陳貴田老師 主講
9/ 5 (四) 19:30~21:00
慈光圖書館 華嚴講堂
《大乘無量壽經》 新課程
彭正清老師 主講
9/12、9/19、9/26 (四) 19:30~21:00
慈光圖書館 華嚴講堂
研 學 課 程
研學課程須事先報名, 請洽詢本館櫃台
《論語.學而》
子貢曰:『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,何如?』
子曰:『可也。未若貧而樂道,富而好禮者也。』
詩階述唐
林生源老師主講
週五 9:30~11:45
慈光圖書館 閱覽室
梵呗班研學
張徵圳老師主講
週二 14:00~16:00
慈光圖書館
《弟子規》親子班
王紫薰.王怡文老師
每月第一週六 9:00~10:30
慈光圖書館
游 藝 課 程
遊藝課程須事先報名, 請洽詢本館櫃台
《論語 · 述而》
子曰:「志於道,據於德,依於仁,游於藝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