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 動 正授八關齋戒
10/12(六) 恭請 埔里圓通寺 上淨下妙法師 正授 8:00~17:00 華嚴講堂
114年 廣徵護戒義工 歡迎洽櫃檯報名 時間 :114年4月4日起至5月4日
館 訊 10月活動課程表
10月份 2024十月慈光暨分館以及弘化體系之活動課程表公告
10/5(六) 下次講經日期 : 11月2日(六) 下午2點~4點 地點:華嚴講堂 歡迎踴躍聞法
館 訊 文史哲師資培訓 10/5(六)截止
9月起 《詩階述唐》講師培訓 歡迎有志者洽詢櫃檯
館 訊 歲末供僧 禮敬供養正覺精舍
10/3(四) 恭敬供養眾法師並為慈光及所有蓮友供僧植福
課 程 新課程 《大乘無量壽經》宣講
10/3(四) 彭正清老師 主講 10/3. 10/10. 10/17 週四 19:30~21:00 華嚴講堂
館 訊 113年孝親尊師祭祖地藏法會記錄
9/ 2 (一) 感恩 上悟下道和尚及諸位法師慈悲蒞臨主法及義工菩薩們的護持
課 程 《淨土大經科註》9~12月 暫停
9~12月 原時段改念佛共修 時間調整13:00~15:00
課 程 新課程 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宣講
6/15(五) 黃衡墩老師 主講 週六 09:30~11:45(每月第二週暫停) 閱覽室
8/11開課 (胡琴)每週四、五19:30~21:00 (琵琶古箏柳琴中阮笛子)每週日9:00~12:00
焦 點 課 程
課程陸續上傳, 更多都在【線上課程】
佈 告 欄
Facebook 最新動態
新 書 推 薦
歡迎親臨本館開放書櫃禮請, 外縣市可線上申請, 請點此.
淨土五經讀本(全部注音)
編號
CH15-006
版次
01
規格
25開 圓背硬皮精裝 (15*21公分)
類別
經論類
簡介
淨土宗修行原先按照的經典為三經一論:
淨土三經即為三部阿彌陀經的合稱:
《佛說阿彌陀經》——亦稱《小阿彌陀經》;
《觀無量壽佛經》——簡稱《觀經》;
《無量壽經》——亦稱《大阿彌陀經》。
一論為天親菩薩所造《往生論》。
後來又追加了兩部經的部份經品:
《華嚴經》「普賢菩薩行願品」——清代咸豐年間的魏源(魏默深)居士將之附在三經之後,成為淨土第四經;
《楞嚴經》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」——清末民初時印光大師又將之列入,為淨土第五經。
從此這五經一論確定為淨土宗修行的參考經典。
淨業三福講記
編號
HZ03-007
版次
03
規格
25開 平裝(15*21公分)
類別
講記類
簡介
三福淨業,又稱作淨業三福,語出《佛說觀無量壽佛經》,是一切欲得生西方極樂國土者當修。亦是三世諸佛淨業正因。
百善孝為先此為世間之正理,也是大乘行者之基也。「成佛之後。入王宮而昇父棺。上忉利。而為母說法。示佛道不捨孝道也。」若有人不孝父母,輕慢師長,不順孝道,是人若稱言能修慈心,能修十善者一無是處,是障道因緣,福德盡墮惡趣。
一者孝養父母、奉事師長、慈心不殺、修十善業。
二者受持三歸、具足眾戒、不犯威儀。
三者發菩提心、深信因果、讀誦大乘、勸進行者。
淨空法師 講述
傳淨居士整理
印光大師永思集
編號
HZ16-018
版次
01
規格
25 開 平裝(15*21公分)
類別
祖師大德著述語錄類
簡介
印光大師於清咸豐十一(辛酉)年農曆十二月十二日辰時(1862年1月11日)出生於陝西省郃陽縣(今日的合陽縣),俗姓趙,名紹伊,字子任,父親趙秉綱,母為張氏,雙親的為人與德行在郃陽鄉間極受人尊崇景仰。上有兩兄,其為幼子。
印光大師出生後六個月罹患眼疾,半年期間眼睛都無法張開,除了吃飯、睡覺以外,白天黑夜都經常哭泣。眼疾康復後,幼年就讀儒書,接受儒學教育。在印光十五歲罹患重病期間,對儒家批評佛教的部分進行了重點研究,也自然產生了向佛的意願。
1881年印光21歲時,於陝西終南山南五台蓮花洞寺正式出家,其師為道純和尚,自此從儒學轉入佛學。但剃度出家之事被其兄長知道後,在後者的強烈要求下只好遵命返家,到家後並遭遇禁足處置,然而印光意志堅定,趁兄長外出時又潛回終南山,繼續佛法修學。
回到終南山後,道純師父遂要印光遠赴安徽參學,以避家人持續要求回返的糾纏,印光奉命前往安徽,途中經過湖北谿蓮華寺時,在該地駐留苦修,除作為該寺的知客僧外,還負責柴頭(劈柴與燒柴)、水頭(挑水與燒水)等工作,以此來磨練自己,此時印光大師22歲。
此後,印光在代理庫頭(庫房整理、管理)工作時,於曬經(經書維護)過程中有緣讀到《龍舒淨土文》,因而更加堅定了以淨土宗救世的信念。
自1893年起,在浙江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閱藏。
1918年起,專門刻印善書、佛經,印行淨土經論近百種,印量達數十萬冊,並廣泛贈送與各界人士。
由於印光所處的時代,親近與信仰佛法者已為數不多,因此印光大師印贈「了凡四訓」與「太上感應篇」,前者以儒家觀點來傳播佛教,後者以道教觀點來弘揚佛法,在佛教振興上作出特殊貢獻。
1926年(民國15年),蘇州靈巖山寺真達和尚為了重振道場風規,特請印光訂立規章,印光為其訂立五條規約,使靈巖山寺奠定淨土道場的基礎。此後印光大師又於南京創建法雲寺放生念佛道場,興辦佛教慈幼院,組織監獄感化會以及從事賑災救濟等慈善公益事業。
1930年(民國19年),印光以七十高齡前往蘇州報國寺進行閉關修行,閉關前曾囑託明道法師創立弘化社,弘化社最初創立於上海常德路的覺苑內,王一亭、關絅之、黃涵之等居士參與、協助,由於弘化社的成立,使佛經、善書的印製、傳播和流通更為順暢。
1937年(民國26年),抗戰爆發,印光應靈巖山寺監院妙真和尚之請而遷至靈巖山寺,持續弘揚淨土法門。 1940年(民國29年)農曆十月底,印光因身體不適,委任妙真和尚擔當靈巖山寺住持職務。至農曆十一月初四(1940年12月2日)凌晨,印光大師向妙真和尚與身邊弟子作最後囑咐與告誡,印光大師告訴妙真和尚:「維持道場、弘揚淨土,勿學大派頭!」,同時也語重心長地勸告眾弟子:「大家要念佛、要發願,要生西方!」。
此後,大師面向西方端身正坐,等待阿彌陀佛前來接引,在和尚、大眾的念佛聲中安詳而逝,享壽八十歲。
木刻版
朱鏡宙詠莪堂全集 佛學類之二
編號
HZ23-023
版次
01
規格
25開 圓背硬皮精裝(15*21公分)
類別
祖師大德著述語錄類
簡介
朱鏡宙老居士,為虛雲老和尚座下弟子,是近代一位博通典籍、淹貫儒釋的佛門大德,謹述其一生格致、誠正、修齊、治平、外儒內佛之典型風範,一生不遺餘力地流通佛經、提攜後進。朱老在淨空老法師尚未出家時,曾致贈《了凡四訓》一書,讓老法師由此入門,明瞭三世因果,及命由我造,福自己求,改造命運的原理、方法且實踐而力行之。
二○一九年適逢朱老誕辰一三○週年,淨空老法師倡議出版《朱鏡宙詠莪堂全集》,以此紀念初學佛時與朱老之忘年交,且報答朱老當年引導學佛之深恩。相信此書的出版,將有助於知識分子學佛,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。
自唐代慧能大師挹佛法之精華,創為不立文字、見性成佛之禪宗,於是一花五葉,天下靡然向風矣!遞嬗至宋,影響所及,於儒則有濂、關、洛、閩的勃興,於道則有南、北二宗的建立,要皆以佛法為其藍圖。自是以還,佛儒道鼎足而三,同為中國文化的主流。
朱老以入世孝親德範,踐行出世菩薩精神,後特為佛門孝經《地藏經》撰寫:《論地藏經是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》一書,旨在說明菩薩行是大乘佛法之重心所繫。朱老於第七章增補一段結語,概述大乘佛法重要關鍵之所在:「以出世的精神,作入世的事業,不求名,不爭利;不委過,不卸責;常反省,勤懺悔;樂善好施,怨親平等;少欲知足,安貧守道;為眾生而服務,為萬世開太平;雖不能至,心竊嚮往之,菩薩如是,其庶幾焉。﹂以上數語,朱老稱其為大乘佛法之極則。
《朱鏡宙詠莪堂全集 - 佛學類之二》收錄:
《論地藏經是佛對在家弟子的遺教》序
第一章 序說
第二章 囑累
第三章 比丘與菩薩的不同處
第四章 菩薩初發心,勝過二乘
第五章 為什麼獨將眾生付囑地藏菩薩
第六章 依經修行略說
第七章 結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