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雪廬述學語錄》是我們慈光圖書館創辦人李老恩師的講經紀要。文中慈悲提示我們要生決定心,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退成佛。熟讀老恩師的文字般若,依教奉行,老實念佛。佛說一心不亂,自然水到渠成。
(一) 造境
師曰:境由心造①,然人心之異,詳②之各如其面,約之有三:世人之心也,聖人之心也,出世聖人之心也。出世聖人之心所造之世界,則為出世聖人之世界。世聖之心所造之世界,則為世聖之世界。世人之心所造之世界,則為世人之世界。造何世界,則居③何世界。願居何世界,則須居何心。居心凡夫,則有生死六道⑤。居心彌陀,則有極樂淨土。是故修淨宗者,能否往生,不必求徵④於人,但問自心如何耳。
注:
①造:作、生。行事有成之意。
②詳:盡、完備。
③居:存、住。
④徵:效驗、問、證實。(以上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⑤生死六道:
三界本來無常,在內的眾生又被一切煩惱纏縛,不得
自由,不斷生死,所以稱三界為「火宅」,稱眾生為「凡 夫」。
凡夫共分六類:一、天,二、人,三、阿修羅,此三
強稱曰「善道」,因著雖處火宅,尚享有小安樂;四、畜
生,五、餓鬼,六、地獄,此三直稱曰「惡道」,只是受
苦罷了。
若能除盡煩惱,就能脫離六道,超出三界,斷了生死,
不生不滅。 (摘自雪公老師編著的《佛學常識課本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法語,開示我們心心念念在極樂世界,老實念佛,決定往生。不必旁問他人,自己心裡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。
有人問,老實念佛的真實義?雪公老師在《佛學問答》說:「真信不疑,發願往生,苦樂順逆,概不退轉。再聞他法,亦不改修。奇異境界,心不妄求,佛說一心,功到自成。此即老實念佛也。」
(二) 須去險心
師曰:眾生心險①,諸佛心平。娑婆世界,成於眾生之心,故有高山深海。極樂世界,成於彌陀之心,故無驚峰駭浪。心之不同,世界自異。念佛之人,願就極樂之平,須去心中之險。
注:
①險:邪惡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邪就是不正,不正當。惡就是不善,不良。
雪公老師常說,念佛應正助雙修;正者念佛,助者行善。但是大都學人,一面念佛,一面造孽。好像右手掃地,左手揚塵。如不自欺,當啞然失笑。所以老實念佛者,無不警惕因緣。因緣不淨,已非老實。如此求生,只是意圖徼幸而已。
善惡如何分別?老師在《佛學常識課本》十善業這一課,有詳細開示。恭錄如下:
業是眾生造的一切事業。這業有善有惡,凡夫知見不正,卻還辨不清楚。有些人不斷造惡業,能自覺悟的,實在很少。這事雖然複雜,佛經裡也有箇簡單標準。這須分三類來說。
第一是、身的動作
犯的惡業有三種:
一、殺生,就是自出生以來,直接間接殺的生物。
二、偷盜,就是檢取非本分應得的財物。
三、邪婬,就是不合理的行婬,正式夫婦若不論時間,不管地點,也是邪婬。抬手舉足,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身?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身善」。
第二是、口的動作
犯的惡業有四種:
一、妄語,就是欺騙人不實的話。
二、兩舌,就是對甲乙兩方挑撥是非。
三、惡口,就是罵人的穢語,及粗暴傷人的話。
四、綺語,就是演說婬穢的話。
搖唇鼓舌,去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口?若能不犯這四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口善」。
第三是、意的動作
犯的惡業有三種:
一、貪,就是貪愛五欲,迷戀不捨。
二、瞋,就是少不隨意便生怨恨。
三、痴,就是迷惑顛倒,不信因果。
起心動念,去造這樣的業,豈不是箇惡意?若能不犯這三種惡業,纔能稱是「意善」。
(三) 名號即法身
師曰:華嚴明法品①云:「常念諸佛,心無暫捨②,了知音聲體性平等。」足徵諸大菩薩皆常念佛。惟其所念者,非一尊佛而已。然文殊普賢,則皆專念彌陀。念佛之法殊多,約而言之,有持名、觀想、觀像、實相四者。而四法中復開多門,如以觀想念阿彌陀佛,則或觀想佛之三十二相,或觀想四十八願,或觀想其他種種功德,皆是觀想念佛。諸法以持佛名號為易為速,故謂之徑中徑又徑③。然無論何法,皆須心無暫捨。心無暫捨者,非謂終日念佛不務④一業,乃一切事業皆為念佛也。講經聽經,固當為念佛而講而聽,凡為四民百業,亦無不作念佛想,斯謂心無暫捨。了知音聲體性平等者,了知即徹知,音聲即佛號,體性即佛之法身。音聲與體性平等,即是名號與法身平等。了知名號即是法身,則吾人日日所念之彌陀名號,即是彌陀之法身,若不以為然者,即當面錯過也。或問余念佛有以異於人者乎?當於音聲體性平等處悟之。
注:
①華嚴明法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八。
②心無暫捨:暫,須臾、不久。捨、分散。即心不間斷。
③徑中徑又徑:蓮池大師說,念佛為修行徑路,而持名又徑路中之徑路。
④務:勉,傾全力以赴事。即工作全力以赴。
釋:
佛的法身遍一切處,名號就是法身,眾生有感必應。淨土宗二祖善導大師念佛,口出佛光;五祖少康大師念佛,口出化佛。可以明證。
老師講述八祖蓮池大師語錄時,換個方式說:「諸位只知道念佛,臨終有阿彌陀佛來接你,這樣糊里糊塗,迷迷糊糊的,怎能成功?念佛並不是臨命終時,阿彌陀佛才來接你,阿彌陀佛天天都來接你,就在你旁邊,人人跟前都有阿彌陀佛。」
因此,至誠恭敬念佛,佛就在面前;經上說,六方佛都在護念。持名念佛的殊勝可見。
(四) 萬修萬人去
師曰:古德無欺人之語,永明禪師①四料簡②,謂修淨土者,萬修萬人去。而後世學人多不能去者,須自問修耶否耶?若未修而求去,是希無因之果。至若修而不去者,亦須自問如法否耶?修不如法,亦不能去。學者求其如法而修,則必勤於求學,以明其理③,以理導修,念佛未有不得力也。
注:
①永明禪師:生於公元九○四年,時為五代末年。公元九七五年,北宋開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念佛往生。
②四料簡:有禪無淨土,十人九蹉路;陰境若現前,瞥爾隨他去。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;但得見彌陀,何愁不開悟。有禪有淨土,猶如戴角虎;現世為人師,來生作佛祖。無禪無淨土,鐵牀并銅柱;萬劫與千生,沒箇人依怙。
③理:世尊一代時教的教理。
釋:
雪公老師在《佛學問答》開示,永明禪師所說,「無禪有淨土,萬修萬人去」,是根據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「已發願,今發願,當發願」「若已生,若今生,若當生」三對句的教理而發。有願必成,是修因原則。末法時期,唯有念佛,容易成就。
(五) 善知識
師曰:學佛須依止①善知識,否則無可成之理。凡夫固無論矣,一切賢聖②,以至等覺,猶須善知識為之指引③。惜乎時當末法,偽善者多,學者何以辨之?此無他,即以所說之法,徵④之於佛經祖注,合則善,違則非。
注:
①依止:依賴止住有力有德之處,而不離。
②賢聖:菩薩階位,十住、十行、十回向是三賢位,初地至第十地是十聖位。(以上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③指引:指示引導。
④徵:證驗。(以上摘自《當代國語大辭典》)
釋:
淨業行人,熟讀《佛說無量壽經》、《觀無量壽佛經》、《佛說阿彌陀經》、《普賢行願品》、《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》、《往生論》等五經一論,是分內事。凡聞他人有關淨土言論,以經論檢驗之,偽善者自然現形。而熟讀經論,依教奉行,正是依止善知識。
(六) 惡知識
師曰:華嚴①深贊念佛功德,會中大士②,多為念佛者。如云:「一切摩尼③出妙音,稱揚三世諸佛名,彼佛無量神通事,此道場中皆現覩④。」念佛則與佛感應道交,華嚴會眾,念何尊佛,何佛即現,若念彌陀,彌陀亦現。末世眾生,常謂念佛法門,是老嫗⑤之教。出是語者,必為惡知識。遠之遠之。
注:
①華嚴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
②大士:菩薩通稱,此指法身菩薩。
③摩尼:如意珠,珠之總名 。(摘自《翻譯名義集》) 。
④覩:看到。
⑤嫗:音ㄩ、,老婦。(以上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 。
釋:
蕅益大師在《佛說阿彌陀經要解》說:「一聲阿彌陀佛,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, 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。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,及諸佛所行境界。唯佛與佛能究盡,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。」
時值末法,邪師說法更是如恆河沙,如果聽到有人指念佛法門是老婦人之教;我們依雪公老師的教誨,遠離之。
(七) 諸佛護念
師曰:華嚴賢首品①,謂若得信心不退,則得無能動②之信力,由是諸根③清淨明利,能遠離惡知識,親近善知識,修廣大善行,成就三因佛性④之大力,得殊勝決定解,而為諸佛所護念⑤。殊勝決定解,即正知正見,起心動念,皆合佛法,此即信所成就。阿彌陀經流通分,六方恆河沙數諸佛,出廣長舌相,勸其眾生,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,皆重此信,以有信根信力,始得諸佛護念。不聞華嚴,難解彌陀也。
注:
①華嚴賢首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四、十五。
②無能動:不被動搖。
③諸根:信勤念定慧五根;一切善法,悉名諸根。又眼耳鼻舌身五根也。
④三因佛性:《涅槃經》所說:一、正因佛性,離一切邪非之中正真如也。依之成就法身之果德。故名正因佛性。二、了因佛性,照了真如之理之智慧也。依之成就般若之果德。故名了因佛性。三、 緣因佛性,緣助了因開發正因之一切善根功德也。依之成就解脫之德。故名緣因佛性。 (以上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⑤諸佛所護念:諸佛身護心念。(摘自雪公編述《佛說阿彌陀經摘注接蒙》)
釋:
雪公老師在《佛說阿彌陀經義蘊》開示我們:「凡起心念佛時,即為六方恆沙諸佛現身稱讚護念時。一稱洪名,四維上下,徧現諸佛,行者身居其中,六根所接,無非皆佛。」「持一佛名」「便能於無量千萬佛所,徧種善根,獲不可思議無量功德。」
深信經文,信雪公的開示,老實念佛,殊勝利益,就在其中!
(八) 念佛妙法
師曰:華嚴世界,重重無盡,眾生八識①亦重重無盡,此識不藏華嚴,乃藏煩惱惡種,一演為十,十演為百,以至無窮,此之謂塵沙②惑,縱然學佛,亦汰③之不盡,輪迴路險,前塵漆黑,可不懼哉。惟有念佛可以救之,以佛號種子從心起念,復落識田,念念相繼,即可轉識成智④,頓見此心原在華嚴世界海中。是故念佛一法,其妙不可思議。
注:
①八識:梵語阿賴耶,此翻為藏;具有能藏所藏執藏三義。
(摘自蕅益大師《大乘百法明門論直解》)
②塵沙:喻物之多也。(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③汰:除去。(摘自《最新國語辭典》)
④轉識成智:轉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識為成所作智;轉意識為妙觀察智;轉末那識為平等性智,轉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。(摘自雪公老師《唯識簡介》)
釋:
識田就是我們的阿賴耶識,無始劫來含藏無量無邊的種子,時時熏習。如雪公老師說的,一演為十,十演為百,以至無窮。不間斷種下佛號種子,也是一演為十,十演為百,以至無窮。不間斷種下佛號種子,也是一演為十,十演為百,以至無窮。就可以轉八識成四智;此時即見自心原在華嚴世界海中。正是蕅益大師所說:「見阿彌陀佛即見十方諸佛。」念佛一法,妙、妙、妙。妙就是不可思議。
(九) 戒懼名利
師曰:人在世間造業,恆①為爭名奪利,然自古及今,名利無一可常有也。遠者不必論,清時之為台灣巡撫者,今已不復為人記憶矣,其為豪富之家者,亦惟空餘林園,供人遊覽而已。萬法無常,名與利豈容不爾。為是無常,造業受苦,修道之人能不戒懼②。
注:
①恆:必。
②戒懼:戒,慎、慎重。懼:怕、畏。(以上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開示我們,人無非為了名利而造業。然而萬法無常,名利自不例外。名,老師舉清代台灣巡撫為例,已不復為人記憶。利則舉豪富之家為例,則空留林園。但是,因果不空,造業必受苦報。所以修道人對於名利應該戒慎,尤其是念佛人,最好遠離名利。
(十) 命在呼吸間
師曰:人不求道,而唯求遂①其貪心者,不知有死耳。使知死期即在明日,縱令富有全球,尚有貪求之意乎?經云:「人命在呼吸間」②,人之生存,在此一息而已,一息隨時可絕,豈必在明日哉。知死而不求了死之道者,或求之而不力者,佛菩薩皆莫如之何③也。
注:
①遂:順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②「人命在呼吸間」:見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第三十八章。
③莫如之何:莫,無,沒。如,奈,奈何。之,彼,代第三人稱。這裡是指知死而不求了死之道者,或求之而不力者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開示,通於一切修道人。
就念佛人來說,如果不堅定真信切願持佛名號的信心,只求隨順貪愛之心,是不知人必有死,一息不來已成隔世。如果知道,卻不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。或者雖然念佛,不過,口念彌陀心散亂。老師說,阿彌陀佛,觀音勢至對他也無可奈何。
(十一) 性相
有問眾生本性一體①,何以相有差別。師曰:是理解之難明,喻如水,其體一也,盛於方器則得方相,盛於圓器則得圓相,其味一也,入薑則辣,入鹽則鹹,眾生習染②不同,故一體而萬相,然相皆虛妄③,學佛必須日去其習染,方能返妄歸真。
注:
①眾生本性一體:眾生本性為真如法性,眾生之本體即法身。
②習染:煩惱之餘氣曰習氣,又云習。染,染污,煩惱也。 煩惱為染污真如法性者。(以上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③相皆虛妄:《金剛經》佛告須菩提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」
釋:
這章開示,雪公老師舉水比喻眾生的本性、本體。水因容器不同而呈現不同相貌。水本一味,入薑入鹽,味道就不相同。容器、薑、鹽,比喻眾生的煩惱、習氣;眾生煩惱、習氣不同,因此,一體而萬相。學佛修行,就是要修掉煩惱、習氣。完全修掉,即返妄歸真,圓成佛道,回復清淨法身。
(十二) 安安而能遷
師曰:魚游沸鼎之中,燕巢飛幕之上①,凡人皆知其危,而魚燕唯知其安。若夫身居貪墨②之群,心戀厚祿③之位,他人皆知其危,而我惟知其安,斯非魚燕而何?是故不甘為魚燕者,即宜從曲禮之言,安安而能遷④。
注:
①魚游沸鼎之中,燕巢飛幕之上:鼎,烹飪之器;幕,捕鳥之網。 《元史外夷傳》:「鼎魚幕燕,七在旦夕。」
②貪墨:貪汙。
③厚祿:優厚俸祿。(以上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④安安而能遷:心能安於所安,則能遷之從善。第二安字,指聖賢之道。(摘自《成語辭海》)
釋:
雪公老師的開示,為人民公僕的,如果不奉公守法,就像鼎魚幕燕那樣危險。
禮記曲禮訓勉古代士子,安於聖賢之道,則能遷之從善,甚且發揮長才,經世濟民。
大乘妙法蓮華經云:「俗間經書,治世語言」「皆順正法」。對念佛人來說,心若安住在真信切願持佛名號之中,放下娑婆一切,必能往生極樂世界,不退成佛,是善中之善。
(十三) 當願眾生
師曰:淨行品①長行②問所得之果,偈③答得果之因。每偈皆有「當願眾生」之語,足知願力之為要④也。淨宗念佛,孰⑤能二六時中不離洪名,每日念四小時者,已不多得,縱念四小時,尚有二十小時,又當如何?惟濟⑥之以願可耳。無論士、農、工、商,皆可以其三業⑦化為願力,如此終日繁忙,終日不離其願,乃知念佛不礙世事,世事不礙念佛。此品百餘首偈,皆說發願之事。惟菩薩之願皆望眾生而發,不為眾生,其願也小。小願不能得大果。故每偈皆曰「當願眾生」云云也,吾人學念佛法門,尤須注意焉。
注:
①淨行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四。
②長行:經文中不限定字句之文句。
③偈:定字數結四句,不問三言四言,乃至多言。淨行品百餘首偈皆四言。
④要:重要的。
⑤孰:誰。
⑥濟:補助。
⑦三業:身口意之所作;如身之所作,口之所語,意之所思。
釋:
在家人必須工作,念佛的時間自然較少。雪公老師教我們,朝暮定課恭誦《佛說阿彌陀經》,念佛求生極樂世界之外,再以願力補助。就是做任何事情,全化為願力,當願眾生,往生極樂世界。這樣終日繁忙,終日具足願力。
發願要為眾生而發,願願希望法界無量無邊的眾生,都具真信切願執持名號。臨命終時,蒙佛接引;面見阿彌陀佛,不退成佛。盡未來際,廣度眾生。
(十四) 月光影喻
師曰:修念佛法門者,皆知臨命終時,蒙阿彌陀佛前來接引。或疑十方無央數①世界眾生,願生西方極樂世界,阿彌陀佛何能與諸聖眾,一一現在其前。此可以華嚴②所舉月光影三事喻之。月在天,光至地,遇千江萬水,則現千萬月影,而其體實未嘗分詣③。無央數世界眾生念佛往生,自有無央數彌陀現在其前,而彌陀法身實未嘗勞動也。然月光影,雖三而一,以無月,則無光影,佛之接引,亦可謂不來而來。
注:
①無央數:央,盡。無央數,即無盡數。
②華嚴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
③未嘗分詣:未嘗,不曾。分,分別。詣,至,前來。未嘗分詣,不曾分別前來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開示,依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,將極樂世界世尊阿彌陀佛以月亮為喻,眾生喻水;水澄月現,所謂千江有水千江月。不愁阿彌陀佛不來接引。關鍵在水是否澄淨而已。老實念佛,心水澄淨,阿彌陀佛已影現其中。
(十五) 行佛之行
師曰:華嚴初發心功德品①,謂菩薩纔發心時,即能說法教化調伏一切世界所有眾生,即能震動一切世界,乃至即能得一切佛智慧光明。何為其然?喻如習字,臨王②之帖,則曰王字,臨顏③之帖,則曰顏字。臨習之初,固不得王顏之神髓,而視其形貌,不得謂為歐④柳⑤也。菩薩纔發心,即行佛之所行,雖不能至,而迹似之,不得謂為凡外二乘⑥也。觀經是心作佛,是心是佛。菩薩發佛之心,作佛之事,轉凡夫身口意,為佛之身口意,謂其不能說法,謂其不得一切佛之智慧光明,可乎?
注:
①華嚴初發心功德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七。
②王:王義之(西元321-371),晉臨沂人,曾任右軍將軍;世稱王右軍。所寫草隸,冠絕古今。以<蘭亭集序>、<樂毅論>為最。後人稱為「書聖」。
③顏:顏真卿(西元708-784),唐臨沂人。善書法,筆力勁拔,雄渾莊重。與柳公權並稱顏柳。
④歐:歐陽詢(西元557-641),唐臨湘人,書體遒勁,自成一 家。世稱歐體,唐初四大書法家之一。代表碑帖有<化度寺碑>等。
⑤柳:柳公權(西元778-865),唐京兆華原人,官至太子少師,世稱柳少師。工書法,骨力遒健。傳世書跡有《金剛經》等。(以上摘自教育部編《國語辭典》)
⑥凡外二乘:三乘行人,見諦已前為凡位。凡位分二,但聞教法而信之者為外凡。正行其法近於聖位者為內凡。凡外指外凡位。二乘指聲聞乘,緣覺乘之小乘行人。(以上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開示,以臨摹古人碑帖學習書法作比喻。希望我們修學佛法,應該行佛之行,作佛之事,將我們身口意,轉換為佛的身口意。即能得到佛的智慧光明,自利利他。
學習書法,臨帖專一,容易成就。否則今天王體,明天歐體,成就難矣。臨帖由形貌而入神髓。我們今天學佛也是一樣,聽老恩師的話,真信切願持佛名號,求生極樂世界,堅持到底。時時處處學阿彌陀佛,念阿彌陀佛;一定往生,由穢土入淨土,不退成佛。
(十六) 知法真實
明法品①云:「知一切法真實。」師曰:佛法有權實,權者方便②,實者真實③。佛說一切法,為治眾生一切煩惱。治煩惱必有方便,故一切法皆是方便。雖曰方便,而能治煩惱,即是真實。是以學者聞一法,行之而後,自省④能減貪瞋癡慢疑者,不問方便與否,而得益不虛,此真實法也。
注:
①明法品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卷十八。
②方便:方者方法,便者便用,便用契於一切眾生之機之方法。
③真實:《大乘義章》:「法絕情妄為真實。」(②③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④省:音醒,反省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學佛就是依據佛所教的方法,減輕自己的貪瞋癡慢疑,進一步斷得乾乾淨淨,然後證入實相。一切方法都是方便,能夠證入實相,一切法就是真實。
雪公老師一生所弘揚,教我們的真信切願持名念佛法門,即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聖號,對治自己的貪瞋癡慢疑,能夠伏住或斷掉,往生西方極樂世界,不退成佛,就是真實。
(十七) 分毋求多
師曰:漢馮異①,為光武偏將軍,諸將並坐論功,異獨立大樹之下,而不自誇,後以大樹將軍名。功高而分多,人皆視為理所當然。不知所謂功者實非成於一人,乃成於眾緣和合,苟自求多分其酬,實不知禮也。
注:
①馮異:東漢大將,《後漢書卷一七,馮異傳》:「諸將並坐論功,異常獨屏樹下,軍中號曰『大樹將軍』。」後以大樹將軍比喻不居功的將領。(摘自《國語辭 典》)
釋:
世人每每爭功諉過,爭功無非為求分多。因為功高分多,被看做理所當然。雪公老師一語道破,功並不是成於一人,而是成於眾緣和合。要求分多就不知禮,沒有規矩了。
念佛人,真的具足信願,世間的一草一木都放下,一切隨分隨力,何功之有,還爭什麼。
(十八) 無悔恨戒
師曰:戒藏①有無悔恨戒者,凡夫眾生損人利己,持戒則必損己利他,縱至貧困,不惟無悔,猶能自得其樂。何謂其然?損一分名利,去一分凡情,消一分業障,乃能離苦惱,得禪定,開大圓鏡智。明是理者,則知愈損己,實愈利己,何悔之有。
注:
①戒藏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一,十無盡藏品》,菩薩摩訶薩有十種藏,所謂信藏、戒藏、慙藏、愧藏、聞藏、施藏、慧藏、念藏、持藏、辯藏。戒藏第四,無悔恨戒;恆得安住無悔恨心。
釋:
雪公老師嚴持淨戒,過午不食。民國四十年創台中蓮社,四十六年建慈光圖書館,拿自己的錢發員工薪水。致力於當生成就法門信願念佛的弘揚。九十七歲預知時至往生極樂世界。荼毗得舍利一千餘顆。遵守雪公老師教誨,信願念佛往生西方的無數。李老恩師的行持,正是這一章開示最好的注解。
(十九) 終日不忘彌陀
師曰:念佛不得其力,則不得一心。一心之不得,臨終往生,何能幸致①。今之念佛而得一心者,吾尚未之見。何為其然?以有障②也。苟欲去其障,惟求淨念相繼。或以在家學人,須營生計。勤於持名,則荒③世務;勤於世務,則間④持名。如之何而可。噫!有是疑者,信其未解念佛義也。勢至菩薩有喻,佛念眾生,與眾生念佛,如母子相憶。母之憶子,何妨其操勞;子之奔忙,何妨其憶母。吾人居塵學道,除以朝暮定課持名,餘若終日不忘彌陀,自亦終日不荒世務。如此念佛,可謂神念。習之既久,力自得之。
注:
①幸致:幸,不當而得;致,成。幸致,徼幸成功。(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②障:障即煩惱。煩惱能障礙聖道故名障。(摘自《佛學大辭典》)
③荒:荒廢。
④間:隔。即間斷。(以上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本章,雪公老師以自己的行持,慈悲開示我們,除了朝暮定課執持阿彌陀佛洪名之外,應依大勢至菩薩所教導的,如子憶母一樣,明記憶念阿彌陀佛。這樣終日不忘阿彌陀佛,終日不荒廢自己分內工作。學習久了,念佛自得其力,一心現前,往生就有把握。
雪公對於朝暮定課的開示:「若忙到萬分,晝可不食,夜可不眠,功課不可不做,若做即要萬緣放下,一心繫念。」
(二十) 禮不妄悅人
師曰:為人處世,固宜和悅,然不得無故悅人,否則謂之妄悅人,明乎禮者必知其非,而不齒②焉。
注:
①禮不妄悅人:《禮.曲禮》:「禮不妄說人」,說,音ㄩㄝ、,喜,通「悅」。妄,胡亂,任意。
②不齒:羞與為伍;例,他的作為,令人不齒。
釋:
雪公開示我們,為人處事,固然要和顏悅色,但不可以無故恭維人。拿不合事實的話取悅人,將為明禮的人所不齒。
拿不合事實的話取悅人,念佛人基本上已犯了妄語戒。與持戒念佛就相違背了。
(二十一) 敬字之義
師曰:敬者,不苟①之謂也。無論何事,行其所當行,無過與不及,斯謂之不苟,亦即謂之敬。以敬待人,以敬接物,皆不失禮,古今中外,禮儀容②有不同,而求所行之不苟,則無二致③,敬之一字,可忽④之哉。
注:
①不苟:不草率。
②容:也許。
③二致:不一致。
④忽:不留心,不注意。(以上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勉勵我們,做任何事情,要行其所當行。待人以敬,接物以敬,才不失禮。不可以不隨時留心,注意敬字。
印光祖師也常說,「欲得佛法實益,須向恭敬中求。有一分恭敬,則消一分罪業,增一分福慧。有十分恭敬,則消十分罪業,增十分福慧。」
念佛人不可以不以兩位老人家的話自我勉勵。
(二十二) 禍患之端
師曰:人有四過,曰敖③、曰欲、曰志滿、曰樂極。此四者,為禍患之端。敖者驕也,人如驕敖,縱④有周公之才之美,亦不足觀。欲者物欲也,人從物欲,則捨天理,而失其剛⑤。志既滿,則不能進德修業。樂極則生悲。是以曲禮⑥云:「敖不可長,欲不可從,志不可滿,樂不可極。」故學禮者,可無患矣。
注:
①禍患:災禍。
②端:事物的起始。
③敖:通「傲」。
④縱:即使。
⑤剛:正直無私。
⑥曲禮:《禮記》首篇篇名。(以上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周公是孔子所景仰的人,即使有周公的才華,辦事像周公那樣完美,但這個人驕傲、吝嗇。孔子說,就不足觀了。
雪公老師進一步引用《曲禮》勉勵我們,不可驕傲,不追求物欲,不要自滿,切記樂極生悲。如此修學,去除災禍的起因,災禍自然遠離。
(二十三) 知輕重
師曰:韓愈送殷員外序①,有真知輕重之語,夫輕重豈易知哉,約略言之,居家以仰事俯畜②為重,自身為輕。居官以公事為重,家事為輕。學佛則以了生死為重,其餘世事為輕。輕重既知,治事有準,可以立身行道矣。
注:
①韓愈送殷員外序:唐元和年間,尚書虞部員外郎兼侍御史殷侑出使回鶻,韓愈為文相送。(摘自《韓昌黎全集》)
②仰事俯畜:供養父母,養育妻兒。語本《夢子、梁惠王上》:「仰足以事父母,俯足以畜妻子。」後泛指維持家計。畜通「蓄」。(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唐元和年間,殷侑佐宗室宗正少卿李孝誠出使回鶻。韓愈以真知輕重大丈夫相勉。當時,回鶻可汗甚驕。殷侑不顧安危,不為屈虜,責其傲慢無禮,終不辱使命。
雪公老師引這段史實,勉勵我們要知輕重。持家,以供養父母,養育妻兒為重;自身為輕。工作,以公事為重,家事為輕。學佛,以了生死,成佛道為重。世事看輕一點。
念佛人真知輕重,信願自然具足。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,臨終一念十念,必定往生極樂世界,不退成佛。
(二十四) 圓滿音
師曰:華嚴頌佛,以圓滿音,闡真實理。圓滿音者,不偏不缺之音也。無論何宗①,宣諸金口,皆有成佛法門。末世講經之人,不通佛旨,遂將圓滿法音,解為偏缺。遂啟相輕相斥之端,而真實理,失之遠矣。
注:
①宗:佛教在中國有成實宗、俱舍宗二小乘宗派。禪宗、天台宗、賢首宗、唯識宗、三論宗、密宗、淨土宗七大乘宗派。律宗是通小通大。(摘自《佛學常識課本》)
釋:
雪公老師說,佛教分為各種宗派,這是我國學者見到佛法如海,為著便利修習,各擇一條路,去求專精,並非樹立門戶,是此非彼。各種宗派都是佛金口所說,皆有成佛法門。華嚴經頌佛,以圓滿音,闡揚真實理,不偏不缺。
但是,末世講經之人,不解如來真實義,將圓滿音解為偏缺。因此互相輕視排斥,離真實義就遠了。
我們遵守雪公教誨,專精於信願持名念佛法門。對於其他宗派統統禮敬。
(二十五) 論財
師曰:財是無常,迷人不解,視之如命。豈知身既死即不能有也,甚或以速其死。秦政①富有四海,身死則財耗,而子孫戮。石崇②有金谷③之饒,竟以此喪其身。今逢亂世,以財殉身者,不可勝數也。是以自古迄今,財與禍俱。智者當思,財屬五家所有,火、水、刀兵、官府、敗子是也,豈可守之不失哉?與其不能守,何若施之貧苦,寄於福田。
注:
①秦政:秦始皇,在位三十六年,第二十六年滅六國,統一當時的中國,建阿房宮,縱橫綿延三百多里,窮極奢華。死後三年,國滅,子孫被殺。項羽燒秦宮,火三月不滅。(摘自《史記》,唐杜牧〈阿房官賦〉)
②石崇:晉南皮人(西元二四九-三○○) ,曾任荊州刺史,以劫掠客商致富。與貴戚奢靡相尚,為趙王倫所殺。
③金谷:金谷園,石崇所建,位於河南省洛陽縣西。中有清泉茂林,果樹藥草,金田十頃。石崇常宴請賓客於園中,登高臨水,飲酒賦詩。(②③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經歷過清朝末年的亂世,民國初年的軍閥戰爭,八年的對日抗戰,以及國共內戰。所見以財殉身者無數。見證財是無常的,確實屬於火、水、刀兵(戰爭)、官府、敗子所有。因此,財既不能守之不失,何不施給貧苦,寄存於福田。
(二十六) 方便之門
師曰:大學之道,在二綱一結①,而結處之止②,實為修道之基③。止者,止於明明德與親民也。然無先聖之行以資④摹仿,則無所適從,基何由立。若以堯舜周公之行,為我之行,久之,我行即為堯舜周公之行,故孔子言必稱堯舜,夢必見周公,而孔子之門人,復亦步亦趨,以學孔聖。是皆方便之門,舍之何從入道。
注:
①二綱一結:「明德」一綱有四目,即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。「親民」一綱有四目,即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一結,即「在止於至善」。
②止:止於至善之止,乃百變不離其宗之謂。至善即指明明德親民二者。至者盡也,極也。明明德須至不留纖瑕,親民須至怨親平等,始可云至矣。明明德是約修己而言,親民是約化民而言,修己化民皆造乎極,極為聖人,大學之道即在是也。(①②摘自《論語講要》)
③基:根本。
④資:憑藉。(③④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儒家修學,都是憑藉、摹仿先聖的行持。雪公老師舉孔子及孔門學生為例,孔子言必稱堯舜,夢必見周公。他的學生則跟隨老師的腳步學習。
今天我們修學信願持名念佛法門,也要跟著佛、祖師、雪公老師的腳步前進。從這個地方入道。
(二十七) 見佛聞法
華嚴①頌云:「十方所有佛,盡入一毛孔,各各現神通,智眼能觀見。毗盧遮那佛②,願力周③法界,一切國土中,恆④轉無上輪。」
師曰:此明佛之神通變化,大之可包法界,小之可入毛孔,足徵佛身遍一切處,演一切法。具智慧眼者,時時處處,皆得見佛聞法。凡夫雖不見聞,常存如此觀念,必速其成。
注:
①華嚴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
②毗盧遮那佛:印光大師說:「毗盧遮那,華言光明徧照,亦云徧一切處,乃一切諸佛究竟極果滿證清淨法身之通號。」(〈復永嘉某居士書五〉)
③周:遍,遍及。遍的異體字為徧。
④恆:長久不變的。(③④摘自《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》)
釋:
雪公老師解華嚴經這首偈頌,明示諸佛的神通變化,大包法界,小入毛孔,足證諸佛遍一切處,演一切法。具智慧眼的,任何時間,任何地方,都可以見佛聞法。我們凡夫雖然不能做到,如果常存這這樣的觀念,能夠快速成就。因為心中有佛。雪公的開示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,憶佛念佛,現前當來,必定見佛,去佛不遠,不假方便,自得心開。是相通的。
(二十八) 四相
師曰:華嚴云:「一切諸如來,遠離於眾相。」如來即法身佛,眾相者,非如金剛經所云,我人眾生壽者,乃謂「名、義、自性、差別」①四者也。有此四者,即是著相,而相皆虛妄,離之始現法身。
注:
①「名、義、自性、差別」:名,萬法名相,法相宗云萬法名相都不實。義,即諸法所詮釋的道理,亦不實。自性,萬法的本體,也無自性。差別,一些對待比較之事,也是差別假立。此四法所取之境,能取之識,皆由自己的內心所變,假有不實。(摘自雪公全集之《修學法要續編》)
釋:
金剛經開示,菩薩行六度萬行,要離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。因為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。遠離虛妄,真實相才能顯現。雪公老師這章開示,引華嚴經所說,一切諸如來,遠離於眾相。勉勵我們修學不要著相。這裡所說的眾相,是指名、義、自性、差別四相,都是虛妄的,要遠離,真實相的法身才能顯現。近代高僧廣欽老和尚,念佛念到無論鳥聲、車聲、雜聲,都是佛聲。顯然已遠離聲相。要離四相,念佛是下手處。
(二十九) 不辭費
師曰:言語是一大學問,如為外交使節,一辭之失,即貽①害國家。是以孔子教學,首重德行,次即注重言語,務使學者不辭費②也。辭費者何?一為辭不達意,一為辭繁,皆是言語之病。欲去此病,惟求簡明。出言應當如此,作文亦應如此。
注:
①貽:遺留。
②辭費:言辭多而無意義,或說而不做。(以上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釋:
一言興邦,一言喪邦。現今社會,常見說錯一句話,招來災禍。言語實是一大學問。雪公老師引用孔子的教學,首重德行,其次即注重言語。務必使學生不辭費。說話不會辭不達意,或言多而失其意義。雪公說,要去除這些毛病,說話要簡明,作文章也要簡明。
體會雪公之意,念佛人,今天在道場修學,最好少說話,多念佛。彼此見面,一句佛號問候,最為簡明。
( 三 十 ) 禮儀之本
師曰:凡事皆有本末,諸生習禮,亦當知之。簠簋俎豆①,禮之器也。磬折周還②,禮之文③也。器也文也,皆禮之末也。然則何為之本?曰:敬而已矣。履行禮儀,皆由身口。主使身口,乃在乎意。苟意之不敬,縱令言詞舉止盡符規矩,實如伶人之演劇而已,於禮失之遠矣。故曲禮首云毋不敬④,乃示學人以禮之本也。夫子於三百篇,曾以思無邪⑤一言蔽之,若夫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,亦可得一言以蔽之乎,曰:捨毋不敬,何言之有。
注:
①簠簋俎豆:簠簋,古代祭祀盛稻粱黍稷的器皿,青銅製,長方形,有四短足,有蓋。俎豆,古代祭祀,宴饗時,用來盛祭品的兩種禮器,亦泛指各種禮器。
②磬折周還:磬折,屈身如磬,以示恭敬。周還,答拜。
③文:外表。
④毋不敬:毋,止。毋不敬,誠敬不苟。(以上摘自《國語辭典》)
⑤三百篇,指詩經。思無邪,就是無虛,都是真情流露之作。(摘自《論語講要》)
釋:
雪公老師這章,開示我們,禮儀的根本,在於意地的誠敬。否則,即使言談,舉止動靜都合規矩,也是演員演戲而已。離禮太遠了。雪公舉孔子所說,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,思無邪。教誨我們,禮儀三百,威儀三千,也是一言以蔽之,曰,毋不敬。
(三十一) 慎勿造業
華嚴①云:「一切法無相無自性②。」師曰:學子於此處至須注意。無相之義,但說無妨。至云無性,應知法性雖空,而業報須受。若謂受性亦空,亦無不可,惟須以刀割體,如割風光。不然,刀下體解,慘痛呼號,便知受性尚在。一切罪業,豈可妄為。
注:
①華嚴:《大方廣佛華嚴經》。
②一切法無相無自性:真理者,萬法皆空也。今徵於科學,亦知萬物聚於諸元,析之本空。(摘自雪公著述《佛說四十二章經表注講義》第十六章。)
釋:
萬法皆空,自然無相無自性。不過,這是佛菩薩的境界。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;不但色空,受想行識皆空。我們凡夫處處著色,著相;何況是受性。因此,雪公老師語重心長,要我們體會,法性雖空,但業報必須受,所以不可妄造惡業。